2020-11-09

第二名



大家都知道,首位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华人作家是林语堂先生,他凭借《生活的艺术》一书在1938年连续52周蝉联榜首。那么,第二位华人作家是谁?

他就是家中排行第八的黎锦扬先生。黎家是湖南湘潭县的望族,他们这一代一共有八个兄弟,每一位都是人中龙凤,号称“黎氏八骏”:

-大哥黎锦颐,国学大师,汉语拼音注音方案参与者,投身新文化运动,办报教学,曾经是毛泽东的历史老师,国歌词作者田汉的报馆老板;

-二哥黎锦晖,中国流行歌曲之父,中国儿童音乐鼻祖,国歌作曲者聂耳和著名女影星周璇都曾经是他的门下弟子;

-三哥黎锦曜,中国矿业专家,《中华矿学杂志》主编,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赴海南探矿病故;

-四哥黎锦纾,中国教育学家,历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曾经留学德国,和邓小平是同学。参加过北伐,任武汉大学教授;

-五哥黎锦炯,中国桥梁专家,曾经参与设计制造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桥滦河铁桥,也是中国最早的西藏铁路规划者;

六哥黎锦明,作家,被鲁迅称之为“湘中作家”。第一次大革命时,前往广东海丰从事文教宣传工作;

七哥黎锦光,流行音乐家,有“上海歌王”之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他的作品《夜来香》、《采槟榔》在人间传唱。

黎锦扬行八,出生于1915年。家里的佣人称他为“八老爷”,八老爷从小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当时他们家里有七八位佣人,等到吃饭的时候,年幼的黎锦扬就谎称肚子疼,然后跑到厨房和佣人们一起吃饭。因为在那里,有家里吃不到的猪耳朵猪舌头,鱼头鱼脑鸡翅鸭脚。按照他的说法,配上大蒜和辣椒,哪一样都比家里的吃起来更有滋味。

6岁时,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大哥把黎锦扬带到北京,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起抚养。而后,送黎锦扬进入汇文中学学习。在汇文中学的时候,一天和朋友晚归,就翻墙进去开门。人进去了,但是门依然打不开。他又去找看门人,看门人不答应,他就翻过柜台,径直拿了钥匙出来开门。第二天,学校将其开除。

在外校留级一年后,大哥黎锦颐通过关系免试会考,把他直接送去了山东大学。当时山东的省主席是不学无术的韩复榘,此人突发奇思妙想,说是日本帝国步步逼近,将来战争不可避免。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年轻学生就要加以训练,最好身强体壮。怎样身强体壮?那就得胃好能消化。怎样让胃好?方法是在米饭里掺沙子,以此作为锻炼。于是,一批学生因此得了胃病,其中就包括黎锦扬。韩主席大手一挥,患病的学生可以免于上学,全部送到山里的寺庙中去静养。就这样,黎锦扬与和尚们聊了几个月天,下山的时候发现女朋友被同学给撬走了。

战争终于还是爆发,黎锦扬随着学校南下,一路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完成了学业。1940年,黎锦扬大学毕业,立即面临失业,在昆明整天晃荡没事做,却又不想北上重庆去找大哥。这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广告,说是云南边境小城芒市的一位土司,想要聘用一位英文秘书。黎锦扬颇为心动,但是人们都劝他,芒市是非常边僻的地方,那里大多都是夷人(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而且遍地毒瘴,汉人去了很容易“打摆子”,搞不好就会死掉。而黎锦扬的想法也很奇特,他当时认为打摆子就是疟疾,疟疾是蚊子传染的,自己只要别让蚊子叮咬就好了。于是,他去到了芒市,应聘成为土司的英文秘书。

土司要英文秘书做什么呢?去到芒市,土司用汽车把他接去土司官邸,黎锦扬才知道,原来土司每年会收到三、四封英文信,需要他翻译一下。此外,土司大人娶的二房是缅甸人,英缅混血。需要他整天陪着用英文聊天,打羽毛球,教她关于中国的文化经济。除了这几件事情,作为秘书他有责任帮土司出主意赚钱。后来黎锦扬献上一策,说是可以在芒市种泡桐,泡桐可以买大钱。土司采纳了他的意见,让手下人满山头种泡桐,最后因为种植不当或者是水土不服,全都死光了,让土司很是赔了一笔。

但土司依然很喜欢黎锦扬,至于说是如何结下的渊源,他从未说起过。但很快战局恶化,日本军队入侵缅甸,芒市岌岌可危。土司找来黎锦扬,劝他返回内地。说是自己是夷人,日本人不会拿他怎么样。但黎锦扬是汉人,遇见日本人怕是会很麻烦。黎锦扬决定北上重庆找大哥,土司临行前送给他许多银元、西装、打字机、吉他、钢笔。就这样,黎锦扬拉着一车礼物跑去了重庆。

大哥看到他的这一车礼物,认为都是黑市上颇为抢手的货物。于是,又拉着黎锦扬去了黑市,沽清了礼物,换回来一车钞票。当时20法币可以兑换一美金,大哥就换回来一大笔美金。算了算金额,告诉黎锦扬说:这笔钱足够你去美国念4年大学了。于是,糊里糊涂之间黎锦扬被大哥送上邮轮,以难民前往新大陆。那时候中美是盟国,因此绿卡、入学手续都很容易办,还有颇多照顾。就这样,黎锦扬糊里糊涂来到了美国,又糊里糊涂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修比较文学专业。

黎锦扬的英文水平和芒市土司相比是绰绰有余,但是在哥大念书就非常勉强了。一开始,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故土战火纷飞,不如在美国念书,将来在大学里谋一教席也可糊口。这时候,八老爷的侄女婿来美国考察,那人是中国制片厂的厂长。两人相见,黎锦扬抱怨说听不懂比较文学课。侄女婿就拍了胸脯:那八老爷你不如去学写作,这样将来学成回来,可以给我们的电影写剧本啊!然后黎锦扬就觉得大有道理,盘算了一下,认为最好的戏剧专业在耶鲁大学。就这么定了,他要转学去耶鲁学戏剧创作。

不过有个小问题,耶鲁的学费要比哥伦比亚大学高得多,他根本就上不起。但对于经历过开除、养病、战争、逃亡的黎锦扬来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当时大哥的好朋友赵元任在《China News》任职主任,帮他申请了一份奖学金,每月200美金,足够支付学费,还有零花钱。黎锦扬成功转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然后继续卡在英文上。顺带说一句,他在耶鲁和当年在山东大学撬走自己女友的好友再次重逢,但心中并无芥蒂。

黎锦扬的英文太差,实在是无法用于写作。内心极度沮丧之下,又想着去转学。这时候,戏剧写作系系主任理查德对他说了一句受用终生的话:“你来这里,不是学英文的,是来学写剧本的。”黎锦扬顿悟,开始全力以赴创作剧本。他把自己在芒市的往事改编为舞台剧,因此得到了在学校公演的机会。当时耶鲁的戏剧人才炙手可热,所以会有许多经纪人前来观摩校内演出。演出完毕,一位来自纽约的女经纪人留下名片,约黎锦扬暑假去她办公室聊一聊。这让黎锦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等不及放暑假就跑去纽约会面。

去到对方办公室,刚刚落座,女经纪人就迎面一桶冷水泼来。直接正告他,中国的故事在美国没有什么地方能上演,美国人根本不喜欢,也就赚不到什么钱。不如这样,你去写小说,我去想办法出版,帮你把小说卖掉。黎锦扬的戏剧梦就此破碎,而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问世还有漫长的10多年时间。

1947年黎锦扬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此时战争已经结束,他的留学签证也已经到期,面临着回国的问题。此时又有一个人跑来对黎锦扬说,你为什么要回国呢?为什么要自己花钱买机票呢?你就赖在旧金山,等着移民局来抓你。等他们抓到你,肯定要递解出境,把你遣返中国。那时候,就是移民局买机票给你。黎锦扬一听,又觉得很有道理,就留在了旧金山,独自面对坐吃山空的局面。

过不多久,他收到一通电话,还以为是移民局终于找上门来,也算是尘埃落定。结果不是,对方是邮局,叫他去领支票。原来,是他先前向《作家文摘》投稿参加比赛,他写的三页纸短篇小说《禁币》获得了一等奖,奖金一千五百美金。他拿着获奖证书去找移民局,作为专门人才获得了永居资格,然后带着他的一千五百美金开始了新生活。
在十年的时间里,女经纪人一直在鼓励他写小说。他自己在旧金山找了华人的报馆上班,靠每月30美金和报馆的免费午餐生活。到了1957年的时候,女经纪人已经尝试过几乎所有的知名出版社,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对黎锦扬的小说《花鼓歌》感兴趣。最后,女经纪人对黎锦扬说,她准备找一家精英出版社发动最终一击。成就成,不成的话,这件事大家就彻底算了。

这家Farrar Straus出版社的工作习惯是先把书稿送给审稿人。审阅《花鼓歌》的审稿人是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他重病在床,读完书稿之后,在页头写下了两个字:Read this. 让出版社的人员一定要看看这本小说,这也是老先生最后审阅的一部书稿,因为他随后就与世长辞。出版社的管理层对这本书的意见不统一,最后以打包签下第二本小说的方式,终于签约出版。
1958年,《花鼓歌》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黎锦扬成为林语堂之后第二人。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之后,各种邀约纷至沓来。女经纪人做了一番筛选,最后圈定两家:一家是好莱坞的独立制片公司,希望以5万美金买断《花鼓歌》版权;另一家是音乐公司,希望以3000美金的价格买下音乐剧的改编权。她请黎锦扬仔细考虑一下,从中选择一家合作。黎锦扬听说有5万美金的一笔收入,不禁欣喜若狂,冲出去买了两瓶酒回家,独自庆祝一番。最后不胜酒力,倒下不省人事。

第二天一早,经纪人打电话来,祝贺黎锦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黎锦扬不明所以,经纪人说:你不是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我,确定收3000美金改编为音乐剧吗?为什么黎锦扬喝醉之后会打电话,又为什么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选择了3000美金,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合约已经签订,再也无法反悔。不过,后来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好莱坞的独立制片公司要求的是买断版权,此后的任何事情都和黎锦扬无关。而购买音乐剧改编权的音乐公司,背后是百老汇当时的三大巨头。他们曾经联手创作过在全球范围内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音乐之声》,还有后来改编为电影的泰王故事《国王与我》。《花鼓歌》改编为音乐剧之后大获成功,前后演出600余场。1961年更被环球影业改编为电影,同年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

2018年11月8日,黎锦扬先生在洛杉矶逝世,享年103岁。

这就是那位第二名的故事。




1 条评论:

飘飘行天下 说...

十足精彩的人生!

My 2024 Book of the Year

  I've seen it said that Booker Prize winners are more enjoyable reads than Nobel Prize laureates, and I couldn't agree more. Orb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