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健康”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健康”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0-11-18

减重研究(九)


这一期我准备对《减重研究》系列做一个回顾与总结。未来还可能有第十期,其中打算详细地介绍我个人这一轮减重所用到的设备、膳食计划和锻炼方式。不过那都是非常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只适合作为全系列的附录出现。所以,今天的《减重研究(九)》就是这个系列正文的终结。


在文章一开始,我要感谢所有坚持读到这里的读者。要知道此时第一章的阅读量是5万6,第八章的阅读量是2万3,自从公众号有阅读数据统计以来,我还没见过如此惨不忍睹的阅读量。你们可能并不知道,因为连续八天的连载,造成700多读者取消订阅。所以,诸位能够用阅读来支持这次专题连续创作,我内心对此充满感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回顾: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其实应该从10月9日的《断食研究》开始。那时候我已经对各种减重方法产生了许多疑惑,并且开始着手寻求解答。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出的问题要远比解决方案多。你也可以通过那篇文章,窥见我的性格特点,对于结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要提出问题,然后才是动手解决。

在我看来,《减重研究(一)》是整个系列中最重要的一篇。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它里面没有提出任何一个可执行方案,没有给出任何一个解答,是不折不扣的废话。但我坚持认为非此不可,如果一开始我们不讨论心,不讨论内在的变化,那么就绝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改变。几周前在北京的街边,有一幕景象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位卖菜的中年妇女,在大声朝自己的丈夫嚷嚷:“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那我们就不怕!”。她的坚定和强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她没有什么社会资源,也没有多少力量,但是她内心的信念,对正确之事的坚定信念,却明显成为了她的倚仗。

具体的运动计划、健身器材、瓜果蔬菜、营养补剂、医学理论,都是外在力量,也都无法长久让人倚仗,可以籍此始终克服自己的惰性和逃避。而来自内心的力量却要强大得多,不单因为它是对的,更因为它有真正改变的意愿。我听一些读者说他们在反复阅读这个系列,这让我感觉受宠若惊。其实这个系列的大部分内容无非是老调重弹,类似的观点和表述并不少。如果想要反复阅读的话,我建议读第一章就够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是缺乏理解,缺乏方法,而是缺乏对自己的信心。

减重研究(二)》中,我以间歇性断食作为例子,展示如何分析和理解这种减重方式。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我并没有说间歇性禁食最好,也并没有说人人都应该间歇性断食。我之所以用它作为样例,是因为它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我对它的理论也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让我再次强调一遍:重点是如何分析和理解某种减重方式,并不是推荐它,叫你拿过去直接执行。如果我是那样的想法,就没有必要写那么长的一个系列。

减重研究(三)》讲述了我放弃了热量为减重的数据核心,转而聚焦到胰岛素的原因。其实,就是倾向性地认定高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对体重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对代谢综合症的影响。此后各章的论述,也始终没有脱离降低高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摄取的这个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我不认同热量是可以等同替换的,同样的热量,吃不同的食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并不一致。我认为,热量不是一个可靠、便利的指标。

减重研究(四)》其实是个意外,它打断了我原本的叙述节奏。原因是来了一个打横炮的人,我不得不中断原先的计划,专门谈我对减重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你总能选择出一个利于自己执行,又不那么痛苦,而且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行为的减重方式。从这一期开始,我对任何贸然闯入,大声嚷嚷“只要......就....”的一招平天下犯就变得非常不客气。因为大家的出发点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我并不想听另外一套思维模式下给出的所谓“简单方法”。

减重研究(五)》讨论了身体的工作模式和能量来源,分析了从葡萄糖运行模式切换为脂肪运行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读者据此认为我是在推荐生酮饮食,其实这也不对。有许多种方法可以让身体进入轻微酮症状态,并非只有生酮饮食才能做到。为了安全起见,我也不认为尿液中的酮随时达到四个加号,长久这么保持下去是好的。

减重研究(六)》是《减重研究(三)》的延续,我继续以胰岛素为核心,讨论了胰岛素抵抗问题。这样本系列就超出了肥胖人群,对更大的人群具有参考价值。我不否认,这里有我的偏好。通过我的自学,我偏好胰岛素抵抗学说。认为它是代谢综合症的起始,也从这里一直贯穿到后续的肥胖和高血糖。如果想要减重,降低身体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需要全程都需要做的事情。

减重研究(七)》主要讨论胆固醇问题,它是整个系列里最为复杂,时间地域跨度最大的一篇文章。我希望通过历史回顾和实验报告,让读者认识到胆固醇的复杂性。于是,从饱和脂肪酸讨论到胆固醇,从胆固醇讨论到脂蛋白,从脂蛋白讨论到脂蛋白结构,从脂蛋白结构讨论到载脂蛋白。算是可读性最差的一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自己说明白了一件事情:不要孤立地看待LDL升高这件事情,你需要和HDL以及其他慢性病、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文章最后我忘了说一句话:相信你的主治医生,如果他要给你开降脂药,那么你就应该听话先吃

减重研究(八)》脱离了减重这件事情本身,转而去谈如何看医学论文。就胆固醇这件事,通过分析不同的论文,谈如何在彼此对立的结论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可执行方案。在留言区中,我谈到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若我们多年所学,训练得来的思考方式,竟然不能应用于现实生活,去解决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其实并无所学。我始终认为,减重是个人的事,也需要个人对此负责。我写这个系列的目的并非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勾出唯一选项。而是鼓励人们去思考,采取各自不同的行动,最后在减重成功,恢复健康的那一侧重逢。这里又回到第一章《减重研究(一)》,强调心的作用。如果我们发心正确,以追求真实为首要目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追求自己想听到的答案而遭欺骗和愚弄,我们就多少可以找到一点可以执行的方法出来。

通过这一轮的减重“研究”---有人见不得我写“研究”两个字,大概有“你也配姓科”的意思,那我打个引号好了---我最深的感触是,人类所知的那点东西,只是漆黑一片中的一小团光亮。在这团光亮周围,全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因此,所有的努力看起来都有几分悲壮的意味。医生和医学家所知的那一小团,在健康领域要比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大一点,但是和周围大量的无知黑暗相比,依然算不得什么。因此,我以为我们有必要祛除两种倾向:

一种是认为需要开全知视角,考虑到所有复杂的变数,否则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看法是知识分子特有的知见障,须知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人们都是在部分了解,分析特例的情况下,就开始做尝试。然后,因为这些尝试获得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进而修正执行。否则的话,人类不会有大航海时代,军团永远也出不了军营,企业主永远也指定不了经营计划,也没有人能结婚生孩子。

另一种的大众的愚妄,把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想成是线性的,就像是当做一台巨大的机器。只要按下A按钮,就必然可以得到B结果。你就算是一台自动贩售机,薯片还可能卡着掉不下来,更何况是由无数种酶、激素控制着的精密人体?相比之下,类似我这样长篇累牍的分析的确很麻烦费事,远远不如“别问,你跑就行了”、“别问,你每天喝醋就行了”、“别问,你别吃肉就行了”、“别问,你每天吃10颗醋泡黑豆就行了”来的那么简单直接。

不,我要问。我问,所以我才是我。你不问也可以成为你,但那和我无关。

最后,我还有一段话专门写给曾经或者正在减重的读者:就像你的身体在抵抗你剥夺它的脂肪一样,这个世界也在抵抗着你。如果你看过这个系列每一篇文章下面的留言,你就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减重过程中遭受的讽刺、打击、否定、不理解、不宽容。以我这样凶名在外的人,尚且不能免除那些恶意的留言,何况是温和的你?有人说我写了一个系列的科普,不对,我不认为我是在科普。因为那都是一些常识,为各种保健医生、营养学家讲了又讲,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我认为《减重研究》系列最大的价值,是给曾经或者正在减重的你以信心。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孤单单跑步、快走、俯卧撑、嚼生菜叶子,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担心未来某天是否又会反弹,计算着体重下降还有多久就会撞墙,每天太频繁称重以至于体重计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这里还有我,我也正在路上,请你相信自己。

加油!

---THE END---


题图摄影:Markus Winkler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写完了,写完了,终于写完了!好累啊,好累啊,好TM累啊!


减重研究(八)

 

如果你像我一样研究减重的相关问题,那么迟早也会像我在昨天的《减重研究(七)》里一样,遇见论文相互打架的现象。我们想要寻求答案,那么还有谁比医学科学家更权威的人员,还有什么比专业医学期刊上的论文更为严肃的内容?然而,你一旦那么去做,就会和我一样痛苦。因为这些医学科学家的观点并不统一,医学期刊上的内容也不保证“正确”,因为编辑部允许刊登一些发现,但可能结论并不能支持发现;也允许刊登一些分析结果,但可能研究方法和样本本身存在难以觉察的缺陷。简单说起来,别人在那里百家争鸣,相互启发,而我们去的目的只是想要拿到正确答案。那么,别人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请回到第一章《减重研究(一)》,在那里我谈了关于心的话题。现在,同样需要运用心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发心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内心是冷静的,如果我们认同寻求真知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最大的一个陷阱:找寻那些我们喜欢听的话,找寻那些支持我们内心欲望指向的论文。就像昨天的胆固醇问题,可以找到许多论文支持胆固醇,也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反对胆固醇。如果你认为满足自己对煎鸡蛋和红烧肉的热爱更重要,那么,你轻而易举地可以找到一堆论文来支持你的想法。而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素食主义者,同样的,你也能找到一堆论文来支持全素饮食。

但如果你认为寻求真知是最重要的,那么,有些时候你即便感觉非常痛苦,你也会艰难地选择自己理性判定为正确的一方。

比如说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很喜欢《减重研究(七)》里提到的美国小镇弗雷明汉(Framingham),尤其喜欢那个LDL在不同HDL下的结构变化分析。为什么喜欢?因为在这里进行的连续检测历经三代人72年,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段,而且是一座城市的人。而许多论文无论观点多么新鲜,却往往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观察一小群人得出的结论。那么,对于减重这种可能要维持数十年的行为,哪一种论文的参考意义更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我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揭示了数值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结论,是或者否,这也给与人很大的信心,因为知道相对关系意味着触及到了更为深层次的规律。

即便如此,就这个研究项目而言也依然可以发问挑战:弗雷明汉是一个白种人聚集的小镇,它的分析结果对其他人种是否也适用?弗雷明汉是一个中产阶级聚集的小镇,居民的生活压力水平、生活习惯对结果有无影响,能否外推到其他国家的其它社会阶层人群?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继续问下去。

而支持胆固醇一方的重磅文章,发表于2017年8月的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论文对五大洲18个国家的13.5万人进行了大规模饮食和健康数据搜集,得出结论说膳食脂肪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比最低的人群死亡率低23%,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比最低的人群死亡率高28%。于是,多吃肉是对的,多吃米面反而不好,论文支持了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等饮食方式。

但它随即也遭到了挑战,反对者认为研究报告把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细粮全部不加区分都划归在碳水化合物这一项里,完全忽视了不同类别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不同影响。而且,18国里那些大量以碳水化合物为生的人,很可能深陷极度贫困,因为高碳水化合物、少油、多盐,这是穷人的食物。那么,由于穷人营养不良可能性高,获得医药卫生救济的可能性小,他们更加短寿不能证明是碳水化合物的问题。同样,各国吃得起大鱼大肉的人,可能处于更高的社会阶层,拥有更好的医疗健保条件,他们活得更长一点可能也并非来自食物的加成。这么分析起来,反对意见似乎也有其道理。

现在,你明白我的痛苦了吗?标准答案在哪里?正确答案在哪里?十六年学校教育让我们做标准化试卷,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现在,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是一个减重问题,标准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好让大家去背?

因为寻求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方式。

面对观点对立的论文,形形色色的主编推荐论文、同行评议论文、高引用指数论文,以及各种学派泰山北斗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学派观点的此消彼长、死灰复燃,我认为自己不能把论文当做是武打片来看。需要看的是他们的观点,观点对应的研究手段,他们研究的着眼点。这里面会存在共性的部分,那就证明这些共同的部分重要性很高。比如说血糖,比如说血脂,比如说血压,如果大家都选取这些作为研究的重要参数,那说明它们对于我而言也很重要。

基于不同的观点,医学科学家们得出不同的结论,给出不同的建议。那么,如果我是去追寻不同点,可能会找到一张巨大的列表,从中除了争论我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如果我是去寻找相同点,求交集,用红圈把各方势力都肯定的元素圈出来,那么我有很大概率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下面,我想分享一点我的求交集结果:

1、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反对运动的。都坚定地宣称,运动对减重、健康、代谢综合症候群逆转有正面贡献。争议在什么运动方式,有氧、重训还是高强度间歇式运动?所以,运动毋庸置疑是重要元素;

2、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除非是诈骗犯,就没有反对每天大量吃新鲜蔬菜叶的。它们都鼓励增加膳食纤维,增强胃肠蠕动,从蔬菜中摄取身体必须的钾元素。争议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究竟谁高谁低,应不应该把其中一项减到极限状态?所以,新鲜蔬菜也是重要元素;

3、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反对充足睡眠的。都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肌体修复自身,有利于分泌生长激素,有利于缓解压力。关于睡眠的争议仅仅存在于睡几个小时算充足睡眠,怎么睡算是优质睡眠。所以,睡眠也是重要元素;

4、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不会提到肝脏的。所有的讨论都会谈到肝脏在体内能量循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基本就是人体内的化工厂。各方自然也都反对喝酒,反对熬夜,反对脂肪肝,反对增加肝脏负担,希望提升肝脏功能,为身体其他器官运行减负。所以,保护肝脏也是重要元素;

5、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不反对糖的。在碳水化合物与营养平衡问题上,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视碳水化合物为毒物,有人视之为身体必须。但是在糖的问题上意见都很统一,不要喝含糖饮料,不要喝浓缩高果糖饮料,不要吃太多糖,糖的供应量已经太高,身体完全负荷不了。所以,戒糖也是重要元素。

此外,大家也都反对高血糖高血压,都反对高压力,反对高盐。

现在,我把以上所有的要点都放在一起,看一看它们能否组成一个自洽的循环体系:首先,你得运动。运动之后就会感觉到疲劳和饥饿,血糖和血压下降,于是你要进食。进食的食物配比各自不同,但是无论你听哪一家的,都得吃大量新鲜蔬菜。大量蔬菜带来钾、维生素和纤维素,同时又不好红烧酱爆,意味着你的盐分摄取会下降,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因为运动带来疲劳,你的睡眠起码在短期内会转好,不再熬夜,保护了肝脏。随着肝脏的好转,胰脏的压力得到减轻,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变得更好,减肥效率得以提升。最后你戒了糖,身体不再随时血糖冲高,也减少了相当多的能量摄入,使得你的运动燃烧脂肪更有效率。随着脂肪燃烧,减少盐的摄入,身体会排除部分水分,让你看到明显的减重。于是你受到激励,继续运动,变得对整套方法更具信心,于是循环得以继续。

这样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整个体系是可以运转起来的。无非是留了一些填空题给你,让你去尝试,去感受,去判断自己的身体对什么填空选项更为合适。这包括何种锻炼方式,何种膳食结构,何种进食方式,以及,你具体要盯住自己身体的哪些指标?是皮下脂肪、体重、脂肪比、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还是体态体型?等到确定循环可以有效继续,再回过头去研究论文,看有哪些方法提升效能,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有哪些缺陷需要弥补。这时候,看各方吵得越厉害,对于自己来说也就越有利。

像我这样的普通市民,并没有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方面的学养。想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论文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孰是孰非,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我还是能做到三点:一、不要进行自我欺骗,找一堆支持自己喜好的论文,用阴谋论贬斥另外一方,把科学变成宗教;二、找到一点核心元素,勉力架构一个可以执行的体系,在执行中再去做调整,努力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最后,在真实生活中不要去追求戏剧化。对媒体发表的只要......就.....一类文章保持警惕,对媒体发表的所有“颠覆”、“打破”、“重新定义”一类的“健康新发现”保持高度警惕。多少年出一个哥白尼,多少年出一个乔布斯?为什么我那么好运,在医学领域里隔三差五就出现一个掌握新知要挑翻旧世界的英雄?就要来颠覆一下我的认知?

去掉戏剧化,哪怕戏剧化很动人,自己也渴望戏剧化的结果。否则,读再多论文,只是徒然增加了自己的困扰。

土鳖抗体牛


题图摄影:Annie Spratt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没想到,一路写到第八了。希望在十章前结束掉这个系列,毕竟我不是一个营养学博主。好运街、团结湖、和平里、白马雪山、金孔雀乘务组、退休干部书法协会、镜面鸡蛋羹隐修会、截喷道的朋友们都还在等着我呢。

减重研究(七)

 


每当谈到低碳饮食,谈到补充蛋白质和脂肪,总是会听到这样的问题:那胆固醇升高怎么办?更新过一些营养知识的人则会问得更具体:那低密度胆固醇升高怎么办?关于胆固醇的话题相当复杂,想要讲清楚并不容易,只是想一想怎么写我都觉得头疼,所以就这么一躲再躲,一拖再拖。现在已经来到第七章,实在是没有躲避退缩的空间了,那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写一点我搜集整理来的资料。


事先声明一点,胆固醇的话题已经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医学领域,远超我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范畴。所以和前六章不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这一章里我的理解和解释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希望医学专业和营养学专业的读者在留言区不吝赐教,通过留言互动完善文本中不妥当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声明完毕。


无论你此刻对胆固醇的印象为何,你需要知道一件事:胆固醇血脂的成分之一,也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它参与我们体内的300多种化学反应,也是构成我们身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全身都需要胆固醇。尤其是大脑,它消耗的胆固醇占全身的20%以上。所以有人说大脑热爱脂肪,这句话大体上也没有什么错处。此外,胆固醇还协助合成维生素D,以及各种类固醇。类固醇就包含性激素,所以,长期吃素不摄取类固醇有利于专心修行可能是真的。


上一句话是开玩笑,不要当真。胆固醇对身体极有用,知道这一点后还有第二件事:胆固醇对身体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的身体不能假手他人。人体所需的胆固醇,其中有80%来自肝脏合成,只有20%来自食物,经由小肠吸收进入身体。也就是说,来自食物的胆固醇比例很小。如果我们的食物中有太多胆固醇会发生什么情况?身体会让多余的胆固醇排泄掉,而不是无限制地进入血液。这个平衡由大脑控制,体内胆固醇不足,那么大脑就让肝脏多合成一些。如果消耗不掉,就返还给肝脏进行分解。


所以,你吃多少胆固醇,和你体内的胆固醇有多高,并不是因果关系。你吃与不吃,体内都会自行合成。


但是许多人都认为膳食中的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直接有关联,这个认知是怎么来的呢?早在1913年,俄国病理学家尼古拉·安尼茨科夫(Nicolai Anitschkow)在实验中向小白兔体内注射纯胆固醇,此后,他在小白兔的血管里发现了和人类血管中一样的损伤病变。基于此,美国生理学家安塞尔·基斯(Ancle Keys)在1952年提出了著名的饱和脂肪导致心脏病假说。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采纳了这个假说,并且在随后几十年间变得流行起来。


但是,尼古拉的实验对象是小白兔和鸡一类的动物。问题是小白兔和鸡都是素食动物,并不吃肉,也没有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的习惯。尼古拉非给别人注射一管胆固醇,然后发生病变,这样的做法并不让人信服。总之,到了1997年,安塞尔如此表达他的观点,他说:“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血液里的胆固醇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一点。除非你是一只鸡或者一只兔子,否则你血液中的胆固醇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美国麻塞诸塞州弗雷明汉(Framingham),一个距离波士顿仅有50公里的白人中产阶级小镇,从1948年开始至今进行了延续72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因为搜集和保存了三代居民的详细身体数据,从中得出了许多关于肺病、心血管疾病的宝贵统计知识。在1992年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一个人饱和脂肪吃得越多,胆固醇吃得越多,卡路里吃得越多,他血清中的胆固醇就越低。同时,吃最多的人们身体也最健康。


在2006年《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相关论文也指出:更高的血清中总胆固醇量,会显著地下降帕金森症风险。同一本杂志在2012年的论文中宣称:老年痴呆症的上升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有关,它的下降与高饱和脂肪食物有关。


那是不是胆固醇就此翻案了?没有。最新的美国心血管医学协会和欧洲心血管协会的相关指导意见都指出:胆固醇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美国方面甚至扩大了降脂类斯达汀类药物适用的人群,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分数,让更多国民使用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所有62岁以上的白人男性,65岁以上的黑人男性,70岁以上的白人女性,69岁以上的黑人女性都要服用斯达汀类。因为斯达汀类药物如今应用如此普遍,人们甚至发明出一个单词“维生素S”,指的就是斯达汀,Statin.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主流的医学界观点还在坚持认为胆固醇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呢?因为随着人类研究的深入,发现胆固醇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存在,这里想要解释清楚需要颇费一番功夫。


前面说过,胆固醇是一种血脂。它要想运输到身体各处,需要和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如果继续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需要集中讨论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了方便记忆,你可以这么想:我们平常说什么人下作,卑劣,称之为“low”,Low是英文中低的意思,就是LDL开头的L;我们平常说什么人喝高了,玩高兴了,称之为“喝嗨”、“聊嗨”,嗨就是英文里的High,也正是HDL里的H。这样的话,就很好区分两种不同的脂蛋白胆固醇了。


通过研究,医生们发现HDL对心血管疾病是有好处的,所以把它称为“好的胆固醇”;LDL含量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把它称为“坏胆固醇”。这依然是一种很粗疏的分类方法,研究人员继续深入下去,在更细小的层面上发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非是单独一种,而是一群密度不同的细小颗粒。只是因为在某个密度标准之下,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都叫做LDL。如果再做细分,会发现LDL有可以分为几种,其中一种是小而致密的,一种是大而疏松的。前者会大大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后者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是不变的。


小而致密的LDL为什么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呢?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医学家把目光聚焦在LDL中的结构蛋白Apo-B,载脂蛋白B。如果Apo-B被氧化,就会发生异常。它能穿过血管壁沉积下来,形成巨噬细胞试图吞噬胆固醇,结果因为吸收大量脂肪变成泡沫细胞,最终造成血管壁病变。因此,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是LDL中发生氧化了的Apo-B,而不是LDL的全体。


复杂的医学知识先到这里,让我们回来继续考虑体检报告的问题。既然问题出在Apo-B,那么检查LDL的高和低就有点不对。因为前面说过,LDL是一群小颗粒,现在出问题的是小颗粒。单独看总量,不说错,起码指标不够灵敏精准吧?所以,近年来有医生建议采用Apo-B作为辅助LDL的测量标准,Apo-B的值越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才是越高。具体说起来,医生会让你测一个比值:Apo-B/Apo-A1,其中Apo-A1是HDL的结构蛋白,有利于你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个比值要更灵敏,比值越大意味着你的风险越大,比值越小,意味着你的风险越小。


还记得前面说到的弗雷明汉小镇吗?医学家也做了历史数据统计,研究HDL和LDL的相关性。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样的:如果HDL很低,那么LDL随便增长一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飙升;但如果HDL很高,那么随你LDL怎么增长,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是一致的(不是说没有,是说不会飙升)。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Apo-B/Apo-A1的价值。


迄今为止,我们都在讨论单一指标,反复研讨LDL和HDL。而人体是那么复杂的一个系统,单独讨论一个指标,然后就说它的数值高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也不是很恰当。需要把一些核心数据关联起来,从整个全景里进行判断。前面说到的主流医学界认为LDL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联,但是并没有说这是唯一的因素。其他的因素还有血糖、血压、酸三甘油酯、遗传、运动、血流剪切应力等等。


医学家于是研究了酸三甘油酯和LDL之间的关联,发现身体中的酸三甘油酯在高中低三种不同状态下,LDL数值变化不大,但对应的LDL结构有很大差异。中和低酸三甘油酯的情况下,LDL结构类似,Apo-B的数值都较低;但是在高酸三甘油酯的情况下,Apo-B的数值变得很高。也就是说,身体中的酸三甘油酯越多,LDL越不安全。


综合以上的说法,我们可以这么说:不要惧怕胆固醇,它是我们身体的所需;通过食物摄取的胆固醇有限,对鸡蛋和肉类不要心怀恐惧;如果胆固醇数字比较高,要分析HDL和LDL的数值,HDL的数值足够高,那么LDL高一点也不用太过担心;HDL无法通过服药提升,只能通过身体合成,运动对于HDL的合成有很大帮助;如果LDL数值偏高,那么需要考虑你的血压是否正常,血糖是否正常,酸三甘油酯是否正常,如果以上都正常,只有LDL偏高,那么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血压高、血糖高、酸三甘油酯也高,LDL还高,那就真的需要注意了。所以,如果你是LDL偏高,就要减肥减重运动,把血压血糖酸三甘油酯降下来。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张嘴问:如果我运动,如果我吃肉,如果我吃鸡蛋,胆固醇变高了怎么办?威胁到了我的心脑血管怎么办?


如果实在是什么都不想干,那还可以考虑研究一下自己每天摄入的油脂结构。平衡奥米茄-3和奥米茄-6脂肪酸的比例,努力达到1:1,尽可能避开各种植物种子油,这样可能对于降低你身体内的脂肪有所帮助。但那是你的功课,不是我的。


总之,让黄油炒鸡蛋回来,让橄榄油拌菜叶子出现,光荣全归于运动!


土鳖抗体牛


题图摄影:Joshua Hoehne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非常艰难的一期,想要表述清楚真的很不容易。我希望我讲清楚了,也希望我讲对了。好在这个系列的跟帖留言区现在变得很精彩,其中不乏大量专业人士和有亲身减重经历的网友们的留言。在我看来,这个系列的留言区要远比我这些又长又臭的文章精彩得多,请你不要错过。


好运街仁波切
团结湖吴彦祖
和平里电梯管理员
金孔雀乘务组退役乘务长
尊贵的白马土司
退休副局级干部老高
网络慈父

和菜头 上

My 2024 Book of the Year

  I've seen it said that Booker Prize winners are more enjoyable reads than Nobel Prize laureates, and I couldn't agree more. Orb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