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槽边往事”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槽边往事”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0-10-29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观后

 


个人成长史总是会混杂某种昂扬的情绪,《三个火枪手》、《约翰·克里斯多夫》、《玻璃球游戏》都是如此,虽然在深度上各不相同。人们喜欢看个人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和世界较劲,但是并不妨碍每个人去观赏别人如何和世界较劲,尤其是赢家的故事。我猜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部落里的人总是能从部落勇士的人生故事里汲取勇气和力量,说是分到了对方灵魂的一部分。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个纯粹的虚构故事,讲述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美国女子哈蒙,如何从孤女一步步成长为国际象棋大师。老实说,如果没有看过剧集,而是直接看书,我估计看到这样的内容简介早就已经放弃。因为它实在是太像一部三流通俗小说的核心故事,换在中国的语境下,那就是一部红袖或者晋江文学城的女性题材爽文。闭着眼睛都能想象,故事就是一路被人欺负、轻视、排挤、打压,然后女主人公一路逆袭,伴随着一路清脆的耳光声,打得各路狗眼大侠面若猪头。

但是Netflix的这部《后翼弃兵》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编剧和导演凭借着细腻、克制、内敛的叙述风格,把重点放在一个天才女孩的内心成长,用7个小时时间完美地勾勒出一条人物成长的弧光。应该这么说,剧集赋予了这种传统故事以不同的深度和质感,使得它拥有了别样的魅力。

深度和质感,中文里经典的两个空话概念。什么是深度?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欲望时,总是会遭受来自世界的阻力。描写这种阻力和抗争,就像是纪实文学,踩着戏剧性的鼓点前进,人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的欲望,带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和世界搅成一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这些变化而带来了不同人和不同事,于是带来不一样的选择,这些选择把他跌跌撞撞带入了明天---这样的故事就要有意思一些。因为人物不再是作者手下的纸片人,只是为了跌倒或者受苦才来到世间。他变成了一个活物,在纸面上,在剧情中,好似自主一般在找寻出路。于是我们可以去分析这个纸片人的性格,分析他的命运,分析他由此和世界的关系变化,因为我们思考得更多,因此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让人觉得有深度。

质感说的不单纯是真实度,并不是指服化道的精细程度,或者灯光摄影的技巧。正如许多优秀的小说那样,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带给读者明确的感受,让读者知道故事在此后都会在这种感受中进行。《后翼弃兵》当然不是真实故事,同时也并非幻想故事。它在写实的过程中,带着一丝轻飘飘的东西,使得它能够和大批同类作品区分开来。

具体来说,我认为《后翼弃兵》非常成功地表达出了那种难于言传的感受---就是1960年代身为一名美国女性,如果你不去结婚生子,而是追求国际象棋这样传统上视为男性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你会感受到什么?当然,我们凭借经验和知识可以推知,一定会受到某种阻力,某种排斥,但那究竟是什么?如何表现?质感就是这种表现的保证,它是什么可能无法名言,但是人人都知道它对不对。我可以用非常勉强的方式做一类比:假设有人在拍摄一部讲述中国1990年代的剧集,他找来了当时的衣服、车子、房子、笔记本、公文包等等等等,让演员用上当年的发型装扮去演,但这和观众是否认同“那就是当年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当年的感觉”,就是源自剧集的质感。它不是像与不像,而是合适与否。就像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前者在片子中营造的狂欢气氛符合当年么?人物和道具都像当年么?不重要,质感合适表达马小军的回忆就够了。后者在片子中到处都是空无一人的街道,黑色轿车徐徐经过,上海滩几时曾经如此?重要么?不重要。

我个人最喜欢《后翼弃兵》的一点,是剧集塑造了一位令人难以忘怀,极度纯粹的女性形象。当然,相信很多人会把这部剧当做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但是在我看来,它超越了这样狭小的命题。女主角拒绝讨论女性身份和国际象棋冠军之间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她自身,而非她女性的性别身份;同样的,女主角拒绝基督教会组织的赞助条件,把自己的棋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征服无神论者的活见证;一直到最后,女主角拒绝美国国务院的要求,把自己和政治诉求联系在一起,作为某种平衡关系的工具。她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是个极纯粹的人,如果说角色也有生命力,那么这个角色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不断拽下人们试图缠绕她身体的吸血藤蔓。这样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倾倒,也很难让人不去尊重。因为她是她自己,不是因为她是女性,或者别的什么身份。

《后翼弃兵》,可能是2020年年末最佳迷你剧集。如果《爱·死·机器人2》没有上映,可能也是Netflix的年度最佳剧集。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建议这个周末你找来看一下。顺便,在人人影视一类的地方,它被翻译为《女王的棋局》。


2020-09-25

1587

 


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是《2009》,于是就有许多人说我在发旧文,“是2009年的文章呢”,他们那么说着。那么,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是《1587》,我想知道他们这次会说什么。万历十五年的互联网?

这个博客架设在Blogger.com上,所以国内应该直接访问不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压力。最早我是2005年启用这里,当时我抽风了样把所有的博客服务商平台都注册过一遍,都开设了《槽边往事》。十五年过去,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彻底变了。

十五年前,我是用WordPress架设博客,购买了独立域名,委托朋友帮我购买了虚拟机。唯恐访问速度慢,唯恐国内读者看不到,唯恐搜索引擎优化不足,唯恐博客界面难看。为此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申请过ISP,替换过不知道多少套模板,用了许多种性能优化插件。我记得其中一个博客,最终是请到了VeryCD的楚云出马,帮我优化了PHP程序,更是把博客直接架设在了他们的一台服务器上。

现在我不那么想了,或者说,我根本就不关心。如你所见,目前这个模板非常土,用的是Blogger.com自带的simple模板。而且我也知道,它虽然是Google旗下企业,但是Google对自己产品的搜索引擎优化做得不好,意味着未来也很难在引擎上找见这个博客。搜索“和菜头”的话,结果多半还是什么斗罗大陆,又或者是什么我关于地铁推销的观点。这些是麻烦么?也许是。我会为之烦恼么?不会。我不会再去买模板,也不会去弄反向代理,更不会去重写HTML,加关键字和索引进行优化。

如果在半年一年的尺度上来考虑互联网上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的确有必要。我可能还要考虑是不是在GitHub上架设一个静态博客,是不是要在Typecho和Hexo之间做选择?因为blogger和WordPress已经不是最流行的了,用起来不够前卫。但如果是放在15年的尺度上来看,这些都是极小的问题,甚至不值得浪费一分钟去思考。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平台看样子能够持续稳定地存在下去?以及今天才存在的特色问题:如何让一篇文章成为互联网上的文章,而不是App的内部文章?也就是说,它可以被搜索引擎找到,被他人简单容易地跨平台引用和链接,让我明晰地看到trackback和feedback。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可以随时观察到长尾效应发生作用,观察到传播的全程。

我知道,人们现在不大使用电脑,而是转向手机。手机上则是壁垒森严的App,所有App的厂商都希望流量内循环。这样做的话,方便直接,用户体验良好。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保存一部分,而且是相当一部分的古典互联网。人们根据公开协议,达成信息的互联互通。而不是都采用私有协议,打造封闭体系,虽然这看起来就是未来的图景。在这种图景之下,各方的利益都有最大的保障,而且可以持续获利。没有经历过古典互联网时代的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他们习惯了打开App,并且将这种动作视为上网本身。可事情不是这样的。

今天我的MacBook升级OSX15.7,过程中发生了kernel Task过高占用CPU的现象。谢天谢地,在这里我可以这么任由自己去写这些东西,而不是习惯性去先去想考虑到读者接受度,是不是应该把这些词替换为更加浅显而冗长的表达方式。我不会在任何一个App里去搜索解决方案,而是直接升起搜索引擎,不断替换关键词进行搜索比较。解决方案也并不在任何一个App里,而依然在某个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之中。那篇文章有许多参考文献的链接,枚举了写作时所有网上尝试。很难想象我在一个App里进行这样的操作,也很难想象如何完成链接的跨App跳转。

十五年前,我并不满意。对当时的博客服务商我有许多抱怨,对当时博客功能我也有许多抱怨,它们总是无法满足我的各种需求。和那时候的所有人一样,我把目光投向了“更为美好的明天”,期待着技术进步和产品演进,给我一个“更好、更快、更强”的新东西。新的时代的确到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里许多旧问题不再成其为问题,也就不再需要为它们而烦恼。但新时代带来了新问题,新问题并不比旧问题让人感觉舒缓多少。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共同困境。十五年前,人们因为“网虫”每天上网6小时而忧心忡忡。而十五年后,更多人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所谓“沉浸式体验”的短视频App里不能自拔。所以,我重开一个Blog写点东西。在我平常的App内写作之外,继续古典互联网写作。能写多久,能写多少,我并不清楚。也许我心中的疑惑完全消除之后,也就安然度日,不需要再为这样的问题而耗神。在此之前,我想我还是要记录一下,正如很多年前我说过的那样:


为什么叫槽边往事?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是头驴。为了追求脑门前的萝卜,不停地前进,不停地拉磨。我想我身在驴圈,在每一个疲惫的夜晚,站在我的槽边吃着料 豆。偶尔抬起头来看星星,那么这头驴子也会想到些什么。因此,记下那些在槽边的心情。


My 2024 Book of the Year

  I've seen it said that Booker Prize winners are more enjoyable reads than Nobel Prize laureates, and I couldn't agree more. Orb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