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减重研究(二)


在上一章《减重研究(一)》的正文和留言里,我们一起讨论了减重问题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即心识的转变产生真正的减重需求,真正的减重需求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行动。这一部分的讨论比较枯燥,而且缺乏所谓“实用性”。但我依然坚持进行讨论,是因为非此不能建构坚实的讨论基础。否则,无论你我最终不免沦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四处跟风的愚夫愚妇,终日忙于找寻“最好的减重方法”,到头来一无所获,只是徒然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详细讨论一种特定的减重方法。通过这种分析,看看是否能建立某种共识,作为今后一种可以反复运用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这种方法可能不止运用于减重这件事情上。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讨论一下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间歇性断食法。

间歇性断食或者轻断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宗教传统中,就有斋月或者观音斋的存在。信众在特定日期到来时,采取禁食或者茹素的方式大规模降低食物摄取,让身体在24小时内有相当时间处于饥饿状态。除了宗教领域,在1920年代,禁食也被医学用于治疗儿童癫痫,通过有意识的控制食物供给,使得癫痫儿童处于饥饿状态,以此减轻或者消除癫痫症状。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对人体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表明人体在饥饿或者其他压力下,自噬机制会启动,吞噬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消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并用以此得到的能量和物质来更新身体细胞。相关研究证明,自噬机制和帕金森、II型糖尿病、奥兹海默症有密切关系。

以上都是事实,基于此,主张间歇性断食的人推导出一套理论:

1、体重过重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本身。它表示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可能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因此,直接针对体重进行治疗是无效的,治疗症状毫无意义,需要治疗的是体重过重的成因;

2、体重过重的成因是身体满负荷工作,长期以来摄入过多,因此需要减轻身体压力,“重启”身体。具体方法就是禁食,通过禁食使得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从而激活自噬机制,实现细胞清理和更新;

3、基于以上两点,传统的一天三餐模式,再加上点心零食,意味着身体没有多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消化系统没有多少时间休息。因此,合理的方法是把进食的时间相对集中,这样空余出大量的禁食时间。禁食听起来非常不友善,因此改名叫断食。

有了这套理论,自然就会出现不同的禁食计划:

-168式断食:每天24小时,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果是早上9点吃早餐,那么最后一顿是下午17点之前。剩下的16个小时,除了喝水、天然茶、黑咖啡,不允许吃任何东西;

-186式断食:就是进食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剩下的18个小时除了喝水、天然茶、黑咖啡,不允许吃任何东西;

-23小时断食:就是每天只吃一顿饭,24小时之后吃第二顿,每天有23小时除了喝水、天然茶、黑咖啡,不允许吃任何东西;

-间歇性断食:就是每周选两到三天,这一天的热量摄取降低到500大卡以内,剩余的几天保持原有饮食模式;

-每周7餐或更少:就是平均每天一餐,但并不是均匀分布。中间可能有连续48小时不得进食,然后在周末进行补偿餐,一天两餐。

我们现在来分析这套方法,首先,从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的论文到形形色色的断食,在这之间要建立明确的逻辑关联并不容易。大隅良典发现了人体的自噬机制,这个和间歇性断食能否激发机制,多大程度上激发,还需要研究和论证。但从种种断食法来看,它们的确做到了一件事情:控制每日热量摄取。

进食窗口控制得越短,意味着起码要取消掉一餐,从每日三餐变成两餐。又因为只有两餐,而且取消了所有的零食点心加餐,这就意味着每日总体热量摄入比以前减少了。重点可能并不在两顿正餐,太多人的问题是出在零食和点心上。因为分量小,就不加以注意。但其实每天加起来,热量总数却相当惊人。砍掉这一块,其实就是减少了一大块热量摄入。

此外,我们再看各种断食的时间分配。总体上来说,它们的倾向都是延长禁食时间。一般都会推荐大家从间歇性断食推进到168,从168推进到186,从186推进到23小时断食。那么,身体的饥饿时间太长,难于忍耐,这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出的建议是增加每顿正餐中蛋白质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肠胃的排空时间,减少饥饿感。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如果按照这套方法去执行,其实就是逐步转变为生酮饮食,把葡萄糖代谢逐步转换为脂肪代谢。但生酮饮食许多人听了就觉得害怕,担心会影响健康。而间歇性断食不谈这个话题,可如果真的逐步推进,那么进入生酮状态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我们去掉斋戒,去掉诺贝尔奖,去掉自噬机制,但从方法上来分析,间歇性断食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两点:1、减少热量摄入;2、进入生酮状态,消耗脂肪。在第2点不能发生的情况下,做到第1点也是有效的。至于说是不是有身体“重启”?有固然很好,没有似乎也无关大局。

那么为什么和其他的减重方式相比,间歇性断食要更受欢迎一些?更为流行一些?大隅良典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获奖,让民众产生了一种科学家背书的感觉。但这还并不是最关键的,间歇性断食最大的优点还是照顾了人性。一般而言,持有这套理论的人并不做出饮食规范。它的卖点就是你想吃什么吃什么,每顿都要吃到饱,否则后面你抗不住饿。如果真的饿了,说明你没吃饱,那么每顿补点油。而你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非是每天要去掉一顿饭而已。

这就远比每顿饭自己算配比做便当,或者每餐饭算卡路里挑搭配要简单得多。它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断食者的口欲,作为交换,只是去掉了一餐加上零食点心。那么,这种方法得以持续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就很高。另外加上茶叶、咖啡,这些含有咖啡因增加新陈代谢的饮料,执行起来可能更容易见到成效。最后,还有保健医生建议,如果晚上实在饿得受不了,可以补充一些坚果。其实,这就是补充油脂。

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间歇性断食,就是用一种较为温和,较为人道的方式,缓慢地改变你的膳食结构。在降低你的热量摄入同时,因为淀粉类食物排空时间短,让你不自觉地慢慢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以此延长饱腹感,最终进入准生酮状态?所以,它算得上是一种温和的生酮饮食?

通过上述针对间歇性断食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条近似真理:

(热量摄入量<热量消耗量)=减重

不过我们还不知道这里的减重指的是水份、肌肉还是脂肪,这一点留待之后的章节进行讨论。

真理固然重要,但我们身为人类,为肉身所累,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减重方法最首要的因素是痛苦程度和便利程度。如果痛苦程度足够低,便利程度足够高,那么该方法就可能长期维系下去。同时,我们的身体抗拒急剧的、突发的、根本性的膳食结构改变,但是我们有办法通过诱导的方式,较为平滑地从一种膳食结构和进食窗口,逐步演进到另外一种。

因此,所谓“坚持”是不对的。坚持的对立面就是放弃,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当一个人“坚持”某种减重方式,意味着放弃就在不远处等着他。我认为,比坚持更好的一个单词是“习惯”。习惯说的是你并不需要时时刻刻抵御什么,也不需要你时时刻刻警惕什么,而是说你做出了一点改变之后,在新的状态里你能够感觉自在,在生理上感到舒适,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有所进步,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习惯。

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你有足够多的认知和了解之上。像我们今天如此这般分析了一遍间歇性断食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它要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干的疑问。所有的减重法,都可以依照类似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分析。那么,再去考虑到我们自身人性的软弱,以及各自不同的身体状况,就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不单说的是有效,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长期执行下去,无太多痛苦地执行下去。

最后,容我补充一句:无论各种减重法如何宣传,运动是不可以避免的。这也算是一条近似客观真理,虽然总有人喜欢说无需运动,只需饮食控制。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应该天生长成球状。

(土鳖抗体牛)


题图摄影:Huha Inc.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性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今天的歌曲《风平浪静》好好听一下,演员章宇,一个贵州人演唱的客家话歌曲。说不好听,那就是其实并不真的喜欢五条人,理由是五条人是两个伍佰。


证明从略。


另外还有件事情:我的老朋友王佩的编剧故事营第五期马上要开始了。这之前他已经办了四期,反响都还不错。我认识他那么多年,这可能是他最投入最认真也做得最长情的一件事情。有志于成为编剧,或者对剧本写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一下:


王佩编剧故事营限时报名

减重研究(一)

以下的《减重研究》系列文章,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现在,我在博客中也同样发布一份,作为存档。便于搜索引擎找寻,从而帮助到更多可能需要相关内容的人。在此再次声明:如果你希望通过运动和改变膳食结构来达成减重或者恢复康健的目的,你首先应该向你的医生咨询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重系列》不应该作为健康指导性文件进行阅读,它仅只是一种参考。其中也并没有任何创见,内容都是从网络综合整理而成,作为一般性了解之用。

如果我们要来讨论减重,那么我们可能要先把世事做个区分。世界上的事情依照解决的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人做过,你也不知道方法,例如创新、发明、创造;另一种是有许多人做过,有大量的方法和实践,有些人成功,而有些人失败。毫无疑问,减重属于后者,甚至是你自己也已经尝试过很多次。


既然存在那么多的方法和实践,为什么减重的人那么多,但长期来看,最终成功的人不到1%?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认真研究和分析过这些方法,往往是听到一个身边的亲友现身说法,就打听一番操作方法,然后立即开始尝试。为什么没有认真研究和分析?因为人们有的是冲动,而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需求。冲动会产生短期行为,但并不负责结果。而内心的需求则改变个人的行为模式,主动找寻答案和方案,由此产生长期行为,并且得到结果。

用我在即刻写的一段话来说就是:

“即便是个大胖子,他也处在某种平衡状态。体重维持少变,每日能量进出恒定。这个平衡很缓慢地朝着某个方向移动,比如说在平衡下其实身体已经发生了胰岛素抵抗,那么打破平衡态的时候就是罹患糖尿病,感觉口渴,感到疲惫,皮肤出现异常等等。

那么,这个平衡态从哪里来的呢?外部来自生活模式,生活环境。内部来自心理状态,压力大小。它们决定了你的现状是怎样的,在哪一个点上处于平衡。比如说压力大,必须熬夜,那么喜欢多吃,喜欢宵夜,睡眠不足就是必然的结果。又比如说基因对碳水的耐受很好,又喜欢吃甜食和米面,觉得吃完喜乐平安。那么外表可能是正常的,但是身体内部却可能脂肪超标。

所以,如果你要打破平衡,让身体朝着有利于你的方向移动,重新建立平衡,那么就不是什么运动一下,吃点药,或者注意下饮食那么简单。从上面的分析看,首先你需要改变你的生活模式和心理状态,打破了原有的模式,才会出现新的平衡点。否则,无论是运动还是饮食改变,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平衡点。

进一步推想,一切的源头是内心。如果没有发自内心想要改变,如果没有发自内心去思考学习,那么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没有动力做出任何实质上的改变。什么叫发自内心?我们并不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为何,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冲动还是获得了内心力量的加持?但这里可以用军队来打个比方,如果一只军队有了个进攻目标,但是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演练,没有看到后勤供应,没有看到战术分析,没有看到敌情侦查,没有看到具体的作战计划,那结论只能是一点:它并不真的准备开战。

在并不真的准备打仗的情况下,就会有许多“高效”方法。七天掉10斤,一个月恢复身材,三个月必见人鱼线……不会赢的,一点希望都没有。这就像出动一个连,却想要灭掉一个军一样。

如果下定决心真要去作战,那么人就会去分析现在的平衡态是如何形成的?一项项分析睡眠、运动、膳食、荷尔蒙、内外压力、能量组成、营养构成……然后看问题出在哪里?大量已经证实了的医学和生理学文献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有积极指导意义的参考,例如:

糖的代谢过程;
脂肪的生灭机理;
高碳水食品对身体的影响;
重量训练和有氧训练的用途;
荷尔蒙在体内的功用和相互平衡……

于是,当一个人了解到自己身体的平衡是如何建立的,明白能量如何在体内循环,那么他就从无知走向了启蒙,从蒙昧变做了清明。然后,他就可以着手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尝试在最短时间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且从随后的验证中获得信心,提升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

只有到了这样的状态,去讨论是否加入运动因素,是否调整膳食结构,才是有意义的。因为真实的需求已经出现,在理论分析和预测结果之间,需要填空。你知道应该填什么,你才会去做什么。又因为理论分析和结果之间的论证非常扎实,有过往的数据做坚实的支撑,所以填空有大几率获得成功。这样一来,平衡才算是真正开始移动。”

上述讨论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人们因为压力过大而过食,失眠,最终造成肥胖。因此,减重最紧要的工作莫过于减轻乃至释放这些压力。然而有趣的是,如果一个人要真正站起来对体重采取点什么行动,这时候他又需要一点关于体重和健康的压力。凭借着这点压力,他才会有足够动力去认真学习,建构关于营养和锻炼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找寻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显然来自周边人的“成功经验”并不构成行动的理由。因为那只是一个现象,基本和自己无关。就像是我昨晚贴出来的图片,我在一个月时间内从106.2公斤下降到了99.9公斤,后台有许多人留言问是用了什么方法,但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今天转而写了2000字的长文,阐述一个和减重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道理。原因就在于,我在这些年体重的起起落落之间发现了一件事---心的改变才是体重改变的核心。你如果没有合适的心,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行动,无论这种行动当初给与你的承诺是什么。

最后,我还想对你说一件事情。就是所有的减重方法都是有效的,或多或少,或早或迟。无论是平衡膳食、低碳饮食、低脂饮食、地中海饮食、有氧训练、重量训练、低碳循环、生酮饮食、间歇性断食......无数实例证明它们都是有效的。于是,这反而带来一个非常恶劣的结果,那就是所有支持其中之一的人,会把方法上升为意识形态,以此贬斥其它方式。告诉你只有这么做才是对的,只有这么做才会有效,只有这么做才是真理。而其它的方式方法不是不行,就是提倡者包藏祸心,故意误导欺瞒。

这就成为了无明和蒙昧的另一种形态,并且由此引发了相当多的纷争。每当你提出一种方法,留言里就会出现无数种反驳,努力证明他们的方法才是正确的。而人们在网络争论中耗费了太多精力,最终就没有气力在现实中去减重了。我们都知道,手指上并没有肌肉,再怎么练也没有用。

(土鳖抗体牛)


题图摄影:i yunmai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饭。之前约定的时候出了一点状况,我以为是我去做两道菜,他们家做两道。没想到,去了之后是我做所有的菜。而且,他太太出于对我的信任,专门买了一条黄鱼。问题是,我看过别人做过许多次,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弄过。没有办法,我只能先打开手机,把下厨房里面的各种做法都看了一遍,然后去厨房做干烧大黄鱼。另外的朋友看到了,不禁暗自嘀咕:这现看菜谱来得及吗?结果不单来得及,而且还很成功。事实上,即便是我的拿手菜,因为不是经常去做,每次进厨房之前,我都要再查一遍菜谱,在心里过一遍流程。

*这个方法仅限于朋友都是北方人。

2020-11-09

第二名



大家都知道,首位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华人作家是林语堂先生,他凭借《生活的艺术》一书在1938年连续52周蝉联榜首。那么,第二位华人作家是谁?

他就是家中排行第八的黎锦扬先生。黎家是湖南湘潭县的望族,他们这一代一共有八个兄弟,每一位都是人中龙凤,号称“黎氏八骏”:

-大哥黎锦颐,国学大师,汉语拼音注音方案参与者,投身新文化运动,办报教学,曾经是毛泽东的历史老师,国歌词作者田汉的报馆老板;

-二哥黎锦晖,中国流行歌曲之父,中国儿童音乐鼻祖,国歌作曲者聂耳和著名女影星周璇都曾经是他的门下弟子;

-三哥黎锦曜,中国矿业专家,《中华矿学杂志》主编,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赴海南探矿病故;

-四哥黎锦纾,中国教育学家,历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曾经留学德国,和邓小平是同学。参加过北伐,任武汉大学教授;

-五哥黎锦炯,中国桥梁专家,曾经参与设计制造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桥滦河铁桥,也是中国最早的西藏铁路规划者;

六哥黎锦明,作家,被鲁迅称之为“湘中作家”。第一次大革命时,前往广东海丰从事文教宣传工作;

七哥黎锦光,流行音乐家,有“上海歌王”之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他的作品《夜来香》、《采槟榔》在人间传唱。

黎锦扬行八,出生于1915年。家里的佣人称他为“八老爷”,八老爷从小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当时他们家里有七八位佣人,等到吃饭的时候,年幼的黎锦扬就谎称肚子疼,然后跑到厨房和佣人们一起吃饭。因为在那里,有家里吃不到的猪耳朵猪舌头,鱼头鱼脑鸡翅鸭脚。按照他的说法,配上大蒜和辣椒,哪一样都比家里的吃起来更有滋味。

6岁时,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大哥把黎锦扬带到北京,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起抚养。而后,送黎锦扬进入汇文中学学习。在汇文中学的时候,一天和朋友晚归,就翻墙进去开门。人进去了,但是门依然打不开。他又去找看门人,看门人不答应,他就翻过柜台,径直拿了钥匙出来开门。第二天,学校将其开除。

在外校留级一年后,大哥黎锦颐通过关系免试会考,把他直接送去了山东大学。当时山东的省主席是不学无术的韩复榘,此人突发奇思妙想,说是日本帝国步步逼近,将来战争不可避免。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年轻学生就要加以训练,最好身强体壮。怎样身强体壮?那就得胃好能消化。怎样让胃好?方法是在米饭里掺沙子,以此作为锻炼。于是,一批学生因此得了胃病,其中就包括黎锦扬。韩主席大手一挥,患病的学生可以免于上学,全部送到山里的寺庙中去静养。就这样,黎锦扬与和尚们聊了几个月天,下山的时候发现女朋友被同学给撬走了。

战争终于还是爆发,黎锦扬随着学校南下,一路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完成了学业。1940年,黎锦扬大学毕业,立即面临失业,在昆明整天晃荡没事做,却又不想北上重庆去找大哥。这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广告,说是云南边境小城芒市的一位土司,想要聘用一位英文秘书。黎锦扬颇为心动,但是人们都劝他,芒市是非常边僻的地方,那里大多都是夷人(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而且遍地毒瘴,汉人去了很容易“打摆子”,搞不好就会死掉。而黎锦扬的想法也很奇特,他当时认为打摆子就是疟疾,疟疾是蚊子传染的,自己只要别让蚊子叮咬就好了。于是,他去到了芒市,应聘成为土司的英文秘书。

土司要英文秘书做什么呢?去到芒市,土司用汽车把他接去土司官邸,黎锦扬才知道,原来土司每年会收到三、四封英文信,需要他翻译一下。此外,土司大人娶的二房是缅甸人,英缅混血。需要他整天陪着用英文聊天,打羽毛球,教她关于中国的文化经济。除了这几件事情,作为秘书他有责任帮土司出主意赚钱。后来黎锦扬献上一策,说是可以在芒市种泡桐,泡桐可以买大钱。土司采纳了他的意见,让手下人满山头种泡桐,最后因为种植不当或者是水土不服,全都死光了,让土司很是赔了一笔。

但土司依然很喜欢黎锦扬,至于说是如何结下的渊源,他从未说起过。但很快战局恶化,日本军队入侵缅甸,芒市岌岌可危。土司找来黎锦扬,劝他返回内地。说是自己是夷人,日本人不会拿他怎么样。但黎锦扬是汉人,遇见日本人怕是会很麻烦。黎锦扬决定北上重庆找大哥,土司临行前送给他许多银元、西装、打字机、吉他、钢笔。就这样,黎锦扬拉着一车礼物跑去了重庆。

大哥看到他的这一车礼物,认为都是黑市上颇为抢手的货物。于是,又拉着黎锦扬去了黑市,沽清了礼物,换回来一车钞票。当时20法币可以兑换一美金,大哥就换回来一大笔美金。算了算金额,告诉黎锦扬说:这笔钱足够你去美国念4年大学了。于是,糊里糊涂之间黎锦扬被大哥送上邮轮,以难民前往新大陆。那时候中美是盟国,因此绿卡、入学手续都很容易办,还有颇多照顾。就这样,黎锦扬糊里糊涂来到了美国,又糊里糊涂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修比较文学专业。

黎锦扬的英文水平和芒市土司相比是绰绰有余,但是在哥大念书就非常勉强了。一开始,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故土战火纷飞,不如在美国念书,将来在大学里谋一教席也可糊口。这时候,八老爷的侄女婿来美国考察,那人是中国制片厂的厂长。两人相见,黎锦扬抱怨说听不懂比较文学课。侄女婿就拍了胸脯:那八老爷你不如去学写作,这样将来学成回来,可以给我们的电影写剧本啊!然后黎锦扬就觉得大有道理,盘算了一下,认为最好的戏剧专业在耶鲁大学。就这么定了,他要转学去耶鲁学戏剧创作。

不过有个小问题,耶鲁的学费要比哥伦比亚大学高得多,他根本就上不起。但对于经历过开除、养病、战争、逃亡的黎锦扬来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当时大哥的好朋友赵元任在《China News》任职主任,帮他申请了一份奖学金,每月200美金,足够支付学费,还有零花钱。黎锦扬成功转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然后继续卡在英文上。顺带说一句,他在耶鲁和当年在山东大学撬走自己女友的好友再次重逢,但心中并无芥蒂。

黎锦扬的英文太差,实在是无法用于写作。内心极度沮丧之下,又想着去转学。这时候,戏剧写作系系主任理查德对他说了一句受用终生的话:“你来这里,不是学英文的,是来学写剧本的。”黎锦扬顿悟,开始全力以赴创作剧本。他把自己在芒市的往事改编为舞台剧,因此得到了在学校公演的机会。当时耶鲁的戏剧人才炙手可热,所以会有许多经纪人前来观摩校内演出。演出完毕,一位来自纽约的女经纪人留下名片,约黎锦扬暑假去她办公室聊一聊。这让黎锦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等不及放暑假就跑去纽约会面。

去到对方办公室,刚刚落座,女经纪人就迎面一桶冷水泼来。直接正告他,中国的故事在美国没有什么地方能上演,美国人根本不喜欢,也就赚不到什么钱。不如这样,你去写小说,我去想办法出版,帮你把小说卖掉。黎锦扬的戏剧梦就此破碎,而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问世还有漫长的10多年时间。

1947年黎锦扬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此时战争已经结束,他的留学签证也已经到期,面临着回国的问题。此时又有一个人跑来对黎锦扬说,你为什么要回国呢?为什么要自己花钱买机票呢?你就赖在旧金山,等着移民局来抓你。等他们抓到你,肯定要递解出境,把你遣返中国。那时候,就是移民局买机票给你。黎锦扬一听,又觉得很有道理,就留在了旧金山,独自面对坐吃山空的局面。

过不多久,他收到一通电话,还以为是移民局终于找上门来,也算是尘埃落定。结果不是,对方是邮局,叫他去领支票。原来,是他先前向《作家文摘》投稿参加比赛,他写的三页纸短篇小说《禁币》获得了一等奖,奖金一千五百美金。他拿着获奖证书去找移民局,作为专门人才获得了永居资格,然后带着他的一千五百美金开始了新生活。
在十年的时间里,女经纪人一直在鼓励他写小说。他自己在旧金山找了华人的报馆上班,靠每月30美金和报馆的免费午餐生活。到了1957年的时候,女经纪人已经尝试过几乎所有的知名出版社,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对黎锦扬的小说《花鼓歌》感兴趣。最后,女经纪人对黎锦扬说,她准备找一家精英出版社发动最终一击。成就成,不成的话,这件事大家就彻底算了。

这家Farrar Straus出版社的工作习惯是先把书稿送给审稿人。审阅《花鼓歌》的审稿人是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他重病在床,读完书稿之后,在页头写下了两个字:Read this. 让出版社的人员一定要看看这本小说,这也是老先生最后审阅的一部书稿,因为他随后就与世长辞。出版社的管理层对这本书的意见不统一,最后以打包签下第二本小说的方式,终于签约出版。
1958年,《花鼓歌》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黎锦扬成为林语堂之后第二人。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之后,各种邀约纷至沓来。女经纪人做了一番筛选,最后圈定两家:一家是好莱坞的独立制片公司,希望以5万美金买断《花鼓歌》版权;另一家是音乐公司,希望以3000美金的价格买下音乐剧的改编权。她请黎锦扬仔细考虑一下,从中选择一家合作。黎锦扬听说有5万美金的一笔收入,不禁欣喜若狂,冲出去买了两瓶酒回家,独自庆祝一番。最后不胜酒力,倒下不省人事。

第二天一早,经纪人打电话来,祝贺黎锦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黎锦扬不明所以,经纪人说:你不是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我,确定收3000美金改编为音乐剧吗?为什么黎锦扬喝醉之后会打电话,又为什么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选择了3000美金,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合约已经签订,再也无法反悔。不过,后来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好莱坞的独立制片公司要求的是买断版权,此后的任何事情都和黎锦扬无关。而购买音乐剧改编权的音乐公司,背后是百老汇当时的三大巨头。他们曾经联手创作过在全球范围内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音乐之声》,还有后来改编为电影的泰王故事《国王与我》。《花鼓歌》改编为音乐剧之后大获成功,前后演出600余场。1961年更被环球影业改编为电影,同年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

2018年11月8日,黎锦扬先生在洛杉矶逝世,享年103岁。

这就是那位第二名的故事。




2020-11-05

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


今天我满四十五岁。当我还是个孩子,遥望21世纪,觉得那是遥远得不了的未来。而眼前的学校生活,还需要掰着手指算很多年才是尽头。于是,关于未来的想法大多以小小叹口气作为结束。此刻,我已经身处21世纪,而且已经度过了它的五分之一。

去年的今天,我绝对想不到在新的一岁里会面对如今这般光景。相信在许多年之后,2020年也绝难从记忆中抹去。在我45年的生命中,从未有过那么长一段时间独自一人呆在家里,连小区大门都没出过。也从未有过那么长一段时间处于沉郁的精神状态之中,一天到晚看到不到一条好消息。我猜想,二战时生活在战区之外的人们大概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有着同样的感受。

他们列举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讲述他们在大疫流行期间的丰硕创作成果。我由此判定自己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因为我根本无心写作,一丁点都不。我宁可花很长的时间躺在沙发上,看着我的猫趴在我的大腿上如何慢慢入睡。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上,我很高兴自己还有一点点用处,可以让一只猫找到个舒服的睡处。整个疫情期间,我的两只猫给予了我极大的精神抚慰。只是看着他们晒太阳、翻肚皮、随意拆家,也能让我感觉到平静生活之下的力量。有时候我和他们说话,仿佛他们能够听懂似的,甚至因此而吵了起来。不时和猫吵架,让我恢复了许多活力。

在那么多年之后,我第一次想在生日送自己一份礼物。十一长假过完,我想把体重从106降到100公斤(为了阅读方便:从212斤到200斤)。为此,我进行了两周的低碳间歇性断食,然后彻底转入生酮饮食和有氧锻炼。一开始我并不是很看好自己,因为我从小就擅长放弃锻炼,同时我也喜欢各种美味,别人每天翻淘宝作为消遣,而我则以翻大众点评和下厨房为乐。没想到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怀疑主要原因是被生日临近所惊吓。今天终于收获成果,100.8公斤(就是201.6,乘法不会自己算啊),并没有完美达成目标。但是,我都已经四十五了,也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才好。更何况血压不再高低起伏,血糖基本一条直线,那我还应该奢求什么?

作为一名写作者,过去一岁之中最大的挑战是视频。几乎所有我在博客时代认识的旧人,现在都已经转入视频领域。不是去做短视频节目,就是开了美颜做直播。许多人还是我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本尊,坦白说,视觉效果比四十五岁生日还要惊悚,连累我背了许多回纳兰性德的经典名句。如果我再年轻5岁,可能也会纵身一跃,跳上视频的快车,让中国视频界多一枚中年圆脸,反正现在也并不少。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动身,因为实在想不明白可以在视频里做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南派三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近他出版了一本小说《世界》,而我和他第一次讨论故事大纲的时候,是在2011或者2012年,当时我们开着车在深圳北部的山区里绕来绕去,一会儿进入绿色的雨雾,一会儿又开进明媚的天光。我见过他的手速,也见过他如何连载小说。但是,这样一部早已确定大纲的小说,却依然耗费了八年时间或许更长。人生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能步步争先,处处得胜?

很遗憾,过去的一岁里我没有什么成绩单。在沙发上打坐就打了半年,自然也就谈不上做了什么。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难得的半年时间,让我安安静静想了许多事情。许多年来,我内心真正的隐忧是惧怕自己成为我父亲那样的人。当然,我父亲可能并不认同我对他的看法。我不能批评他过往的种种,因为他已经过世,没有办法为自己辩护,所以这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为了要和他不同,这在过去很多时候是我的支撑。撑过去了,我就多了一种隐秘的快乐,就像是跳进了树荫从而逃脱了日影。如今,当我也到了45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件事情再没有那么重要。我的确成长为另外一个人,过着另外一种人生。同时,我也保留了他古怪的脾气,偶尔莫名的阴郁悲观,以及在生活中大量的走神,就像是同时活在平行的别处。今天我要说,和某一个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标杆做对比,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议题,更不应该是生活的内在轴心。自全要远比对抗或者逃避更重要,没有对比一个人也能成为他自己。那样的一个人,才会是一个全然自由的人。

祝你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


Photo by Magali Merzougui on Unsplash

2020-10-29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观后

 


个人成长史总是会混杂某种昂扬的情绪,《三个火枪手》、《约翰·克里斯多夫》、《玻璃球游戏》都是如此,虽然在深度上各不相同。人们喜欢看个人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和世界较劲,但是并不妨碍每个人去观赏别人如何和世界较劲,尤其是赢家的故事。我猜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部落里的人总是能从部落勇士的人生故事里汲取勇气和力量,说是分到了对方灵魂的一部分。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个纯粹的虚构故事,讲述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美国女子哈蒙,如何从孤女一步步成长为国际象棋大师。老实说,如果没有看过剧集,而是直接看书,我估计看到这样的内容简介早就已经放弃。因为它实在是太像一部三流通俗小说的核心故事,换在中国的语境下,那就是一部红袖或者晋江文学城的女性题材爽文。闭着眼睛都能想象,故事就是一路被人欺负、轻视、排挤、打压,然后女主人公一路逆袭,伴随着一路清脆的耳光声,打得各路狗眼大侠面若猪头。

但是Netflix的这部《后翼弃兵》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编剧和导演凭借着细腻、克制、内敛的叙述风格,把重点放在一个天才女孩的内心成长,用7个小时时间完美地勾勒出一条人物成长的弧光。应该这么说,剧集赋予了这种传统故事以不同的深度和质感,使得它拥有了别样的魅力。

深度和质感,中文里经典的两个空话概念。什么是深度?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欲望时,总是会遭受来自世界的阻力。描写这种阻力和抗争,就像是纪实文学,踩着戏剧性的鼓点前进,人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的欲望,带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和世界搅成一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这些变化而带来了不同人和不同事,于是带来不一样的选择,这些选择把他跌跌撞撞带入了明天---这样的故事就要有意思一些。因为人物不再是作者手下的纸片人,只是为了跌倒或者受苦才来到世间。他变成了一个活物,在纸面上,在剧情中,好似自主一般在找寻出路。于是我们可以去分析这个纸片人的性格,分析他的命运,分析他由此和世界的关系变化,因为我们思考得更多,因此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让人觉得有深度。

质感说的不单纯是真实度,并不是指服化道的精细程度,或者灯光摄影的技巧。正如许多优秀的小说那样,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带给读者明确的感受,让读者知道故事在此后都会在这种感受中进行。《后翼弃兵》当然不是真实故事,同时也并非幻想故事。它在写实的过程中,带着一丝轻飘飘的东西,使得它能够和大批同类作品区分开来。

具体来说,我认为《后翼弃兵》非常成功地表达出了那种难于言传的感受---就是1960年代身为一名美国女性,如果你不去结婚生子,而是追求国际象棋这样传统上视为男性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你会感受到什么?当然,我们凭借经验和知识可以推知,一定会受到某种阻力,某种排斥,但那究竟是什么?如何表现?质感就是这种表现的保证,它是什么可能无法名言,但是人人都知道它对不对。我可以用非常勉强的方式做一类比:假设有人在拍摄一部讲述中国1990年代的剧集,他找来了当时的衣服、车子、房子、笔记本、公文包等等等等,让演员用上当年的发型装扮去演,但这和观众是否认同“那就是当年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当年的感觉”,就是源自剧集的质感。它不是像与不像,而是合适与否。就像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前者在片子中营造的狂欢气氛符合当年么?人物和道具都像当年么?不重要,质感合适表达马小军的回忆就够了。后者在片子中到处都是空无一人的街道,黑色轿车徐徐经过,上海滩几时曾经如此?重要么?不重要。

我个人最喜欢《后翼弃兵》的一点,是剧集塑造了一位令人难以忘怀,极度纯粹的女性形象。当然,相信很多人会把这部剧当做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但是在我看来,它超越了这样狭小的命题。女主角拒绝讨论女性身份和国际象棋冠军之间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她自身,而非她女性的性别身份;同样的,女主角拒绝基督教会组织的赞助条件,把自己的棋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征服无神论者的活见证;一直到最后,女主角拒绝美国国务院的要求,把自己和政治诉求联系在一起,作为某种平衡关系的工具。她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是个极纯粹的人,如果说角色也有生命力,那么这个角色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不断拽下人们试图缠绕她身体的吸血藤蔓。这样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倾倒,也很难让人不去尊重。因为她是她自己,不是因为她是女性,或者别的什么身份。

《后翼弃兵》,可能是2020年年末最佳迷你剧集。如果《爱·死·机器人2》没有上映,可能也是Netflix的年度最佳剧集。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建议这个周末你找来看一下。顺便,在人人影视一类的地方,它被翻译为《女王的棋局》。


2020-10-12

皮克斯的秘密

 


如果你是通过邮件订阅这个博客,那么你知道《槽边往事》已经超过10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你和我一样,已经老去了十年。想明白这一点,我决定把关读完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之后的感想发在这里。大家既然都已经三四十岁,经历过一些事情,那么应当有讨论的共识,发在这里也更为合适。

这本书我在十一长假期间读完,觉得它其实是两本书。一本书讲述书呆子从校园里出来,带着一身技术和技术人脉,如何管理一家公司;而另外一本书则是谈如何保持创意,尤其是如何在文娱领域内用集体创作的方法,可靠、稳定、持续地输出成果。其实,其中的任意一个话题都很大,也都值得专门出一本专书。但卡特姆愿意那么写,谁又有办法阻拦呢?

在管理学的部分,谈到了许多管理公司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不过却依然让人依然觉得亲切可信,主要原因我以为是皮克斯做得很成功,而作者又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所以,看到他在书里抱怨管理学的书没什么用的时候,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一种同时天涯踩坑人的亲近。这种书最大的价值,我倒不觉得是从中学习到什么经验。而是让人看到强大如皮克斯也有掉坑里的时候,会让此时此刻还在坑里的人觉得宽慰,也就是有一种精神抚慰作用。

至于说皮克斯管理层设定命题:为什么伟大的公司不声不响地倒下,谁能打破这种魔咒?更像是《基业长青》的续篇。问题是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非理性的执着,Yahoo不倒的话,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又会怎样?它会买下多少互联网产品,然后把它们统统做死?这对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用户是件好事情么?当然想要给公司续命,让伟大无限延续下去,也不是什么错误的想法。更何况,从任何一个出发点前景,也许都能挖掘出有效的方法。

比如再这本书里反反复复强调的主动出击,公司管理层要不断去找潜在的问题,在问题还没有酿成大错之前加以弥补修正。这可能是个有效的方法,不过也可能只有皮克斯能用。这群人能够找到时间、精力和资源上的动态平衡,业务也做了,钱也赚了,团队也培养了,还不耽误主动查找问题,去做伤筋动骨的修正。换了另外一家公司,这么操作可能是致命的。

我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保持创意那一部分。因为我非常想知道这些年来皮克斯是怎么做的?看上去完全不可思议,一家公司竟然可以如此稳定高效优质地出品那么多独特、有趣、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为什么它们没有陷于灵感枯竭?为什么它们不会遭遇创作滑坡?而且,这还不是单枪匹马可以完成的工作,是数百人的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有时候,还是多个项目并行开发,意味着创意之火同时在不同团队里燃烧。

看完这本书,我倾向于相信皮克斯的确有一整套方法,让创意持续迸发。包括不局限于:平等友善正面竞争的企业内部文化,较少的层级管理和较大的职工自由度,以及对故事本身和影片品质的坚持等等。但依然缺乏足够的实例,证明这套方法是一个通用模板,其中的各个元素是创意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整本书里,唯一按照这套方法在皮克斯体外运行成功的例子是迪士尼动画。不过依然是皮克斯的人前去管理,在那里复制了皮克斯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我看来,真正的秘密是何以有这样一批人,整整齐齐聚集在皮克斯。然后,何以每一次都对社会大众的心态把握如此准确。这大概是不可能教授的,大概也不可能拆解分析。当然有人会反驳说,这正是皮克斯一点一滴,多年来打造形成的结果。几个核心成员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找对了位置,找对了工作方法,找对了合作模式和贡献方式。但是,这种说法不正是所有成功学做过的那样么?在一个成功的结果基础上,为先前所有的东西找到合理性,并且安放在某种运行模式的关键位置上,宣称这套模式是独特而有效的。之所以别家做不到,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这套模式。为什么没有找到?是因为它们不成功。循环论证,用成功在论证成功本身的合理性。

但我还是推荐读一下这本书。原因也很简单:整本书里有一种充满乐观和激情的企业家精神,能看到皮克斯的人对于自己事业的专注和投入,以及他们对创意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就是说,无论读者目前身处怎样的局面,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有滋有味干得挺有劲,会因此而受到感染,激发出内心的热情。在这漫长的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需要一点热情,需要一点干劲,好把内心和生活照亮。最低限度,知道皮克斯是如何做成那些脍炙人口的动画影片也是好的,起码你可以在餐桌上告诉你的孩子们。

最后,书中谈到乔布斯的部分也极为动人。乔布斯是个极为复杂而矛盾的家伙,这本书站在友人的角度,提供了读者理解乔布斯的新角度。

预祝阅读愉快,心情良好,血压稳定,睡眠充足,头发牢固!



2020-09-27

乐队的警告

我属于那种比较后知后觉的人,如果情感投入的话,就不大想动用逻辑模块。所以,《乐队的夏天》看到第2季我才回过一点味来,琢磨出它是怎么一回事情。

节目2季下来已经展示了过去20年间中国大部分摇滚乐队,看头两季的时候是觉得欣喜,专心听歌看演出,就没有多想。这一季好像冷静了下来,可以保持一点距离再去看节目,就立即觉察到迟暮之气在蔓延。大部分成名乐队其实都已经过了巅峰期,他们的作品也更多属于昨天。每一场听完,感觉都像是和旧日道别。

你看这些乐队的历程,在十几二十岁凭着一腔热血不管不顾地投入音乐。经过残酷地淘汰,从暖场乐队做到压轴乐队,从音乐会下午演出拼到晚上演出,终于出了唱片,有了乐迷,然后有了名和钱。但是很快接近40岁,荷尔蒙燃烧殆尽,忙于应付生活。以前的愤怒呢?好像一下子突然没有了对象,很难再在舞台上维持过去的力量。这样算下来,一只乐队最好的时光也就是那么几年。然后人们就有了期待,然后乐队就是满足期待。

以前看艺术史的时候,有一个感触:如果一种趣味,一种方向,一种新创造,可以被明确地划分为流派,可以被清晰地总结分析时,它要么就已经过去,要么就已经死亡。《乐队的夏天》里大多数的成名乐队,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其实是乐队的秋天。正因为如此,我会对超级斩和五条人抱有特别的好感。前者哪怕让人总是联想起日本的Babymetal,但依然是种新东西;后者不在所谓的摇滚体系内,却碰巧成为原生种,而原生种一般都更有生命力一些,能够活得更长久一些。

过四十岁之后,再看以前认识的许多人会感觉很奇怪。二三十岁的时候,觉得眼前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十几年下来,等树上都开出花来,却时常感到惊诧:怎么会是这样的?我曾经坚定地相信,自己将来再怎么样都不会变成朋友圈和群里转养生文、秘方文、震惊文的那种人。我认为我和他们之间存在明确的区隔,无论如何我都控制自己不会变成那样。但我现在并不那么确信了,因为就我的观察,人不是一下子变成那样的,而是每天一点,日复一日逐步变成那样的。许多人都朝着那个方向在慢慢蜕变,每天关闭一点,每天重复一点,每天自得一点,最后就是那样,而且自己在这个过程里根本不会觉察。

观察乐队们的表现,无论舞台上如何演出,如何言说,讲述过去的种种,我再不觉得感动。我感觉那是一个明确的警告,告诉所有观众创作和表达始终是在对抗时光。因为这种对抗的张力存在,才会有持续的变化和产出。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顺流而下,驶入昨天。

2020-09-25

1587

 


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是《2009》,于是就有许多人说我在发旧文,“是2009年的文章呢”,他们那么说着。那么,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是《1587》,我想知道他们这次会说什么。万历十五年的互联网?

这个博客架设在Blogger.com上,所以国内应该直接访问不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压力。最早我是2005年启用这里,当时我抽风了样把所有的博客服务商平台都注册过一遍,都开设了《槽边往事》。十五年过去,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彻底变了。

十五年前,我是用WordPress架设博客,购买了独立域名,委托朋友帮我购买了虚拟机。唯恐访问速度慢,唯恐国内读者看不到,唯恐搜索引擎优化不足,唯恐博客界面难看。为此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申请过ISP,替换过不知道多少套模板,用了许多种性能优化插件。我记得其中一个博客,最终是请到了VeryCD的楚云出马,帮我优化了PHP程序,更是把博客直接架设在了他们的一台服务器上。

现在我不那么想了,或者说,我根本就不关心。如你所见,目前这个模板非常土,用的是Blogger.com自带的simple模板。而且我也知道,它虽然是Google旗下企业,但是Google对自己产品的搜索引擎优化做得不好,意味着未来也很难在引擎上找见这个博客。搜索“和菜头”的话,结果多半还是什么斗罗大陆,又或者是什么我关于地铁推销的观点。这些是麻烦么?也许是。我会为之烦恼么?不会。我不会再去买模板,也不会去弄反向代理,更不会去重写HTML,加关键字和索引进行优化。

如果在半年一年的尺度上来考虑互联网上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的确有必要。我可能还要考虑是不是在GitHub上架设一个静态博客,是不是要在Typecho和Hexo之间做选择?因为blogger和WordPress已经不是最流行的了,用起来不够前卫。但如果是放在15年的尺度上来看,这些都是极小的问题,甚至不值得浪费一分钟去思考。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平台看样子能够持续稳定地存在下去?以及今天才存在的特色问题:如何让一篇文章成为互联网上的文章,而不是App的内部文章?也就是说,它可以被搜索引擎找到,被他人简单容易地跨平台引用和链接,让我明晰地看到trackback和feedback。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可以随时观察到长尾效应发生作用,观察到传播的全程。

我知道,人们现在不大使用电脑,而是转向手机。手机上则是壁垒森严的App,所有App的厂商都希望流量内循环。这样做的话,方便直接,用户体验良好。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保存一部分,而且是相当一部分的古典互联网。人们根据公开协议,达成信息的互联互通。而不是都采用私有协议,打造封闭体系,虽然这看起来就是未来的图景。在这种图景之下,各方的利益都有最大的保障,而且可以持续获利。没有经历过古典互联网时代的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他们习惯了打开App,并且将这种动作视为上网本身。可事情不是这样的。

今天我的MacBook升级OSX15.7,过程中发生了kernel Task过高占用CPU的现象。谢天谢地,在这里我可以这么任由自己去写这些东西,而不是习惯性去先去想考虑到读者接受度,是不是应该把这些词替换为更加浅显而冗长的表达方式。我不会在任何一个App里去搜索解决方案,而是直接升起搜索引擎,不断替换关键词进行搜索比较。解决方案也并不在任何一个App里,而依然在某个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之中。那篇文章有许多参考文献的链接,枚举了写作时所有网上尝试。很难想象我在一个App里进行这样的操作,也很难想象如何完成链接的跨App跳转。

十五年前,我并不满意。对当时的博客服务商我有许多抱怨,对当时博客功能我也有许多抱怨,它们总是无法满足我的各种需求。和那时候的所有人一样,我把目光投向了“更为美好的明天”,期待着技术进步和产品演进,给我一个“更好、更快、更强”的新东西。新的时代的确到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里许多旧问题不再成其为问题,也就不再需要为它们而烦恼。但新时代带来了新问题,新问题并不比旧问题让人感觉舒缓多少。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共同困境。十五年前,人们因为“网虫”每天上网6小时而忧心忡忡。而十五年后,更多人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所谓“沉浸式体验”的短视频App里不能自拔。所以,我重开一个Blog写点东西。在我平常的App内写作之外,继续古典互联网写作。能写多久,能写多少,我并不清楚。也许我心中的疑惑完全消除之后,也就安然度日,不需要再为这样的问题而耗神。在此之前,我想我还是要记录一下,正如很多年前我说过的那样:


为什么叫槽边往事?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是头驴。为了追求脑门前的萝卜,不停地前进,不停地拉磨。我想我身在驴圈,在每一个疲惫的夜晚,站在我的槽边吃着料 豆。偶尔抬起头来看星星,那么这头驴子也会想到些什么。因此,记下那些在槽边的心情。


2020-09-23

2009

 


我认为事情始于2009年。从那一年开始,随着Android问世,3G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爆发,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此为分界,之前的互联网世界变成了古典互联网。我还认为古典互联网和现代互联网的区别,并不在于用户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或者是从未上网的大量人口径直通过手机进入互联网世界。而是在于人们心智上的改变,网络世界不再是现实世界的平行或者补充,而是取代了现实世界,逐步成为人们每天流连最多时间的处所。

《黑客帝国》的隐喻其实是对未来的洞见,现实世界里并不需要维生舱和脑机接口那么麻烦的东西,一人有一部手机或者一部平板,人们就可以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每天24小时,8小时吃饭睡觉,剩下的16小时里大约有10小时都交给了网络世界。一开始,人们认为移动互联网只是用于填充通勤和等待的碎片时间。但是所有碎片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现实生活的时间。可以说,人们简直是敲碎了整块的时间去饲养手机。

善恶不是我想讨论的主题。

他们说,信息介质的不同形态,决定了内容。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把PC时代的互联网内容视为人类文牍传统的延续。PC和一本书,一个卷轴,一个碑刻并没有什么不同,重点是它所承载的文字内容。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并非如此,手机和平板是另外一种东西。我从未在PC时代见过任何电脑音箱的销售,能够与今天手机配套耳机的销售相比拟。也从未在PC时代见过有那么多人如同今天那样疯狂消费图片和视频。目前看起来,移动手持端这种信息介质好像更加偏好颜色、声音和运动。即便是图片,也是表情包更受欢迎,而在表情包里,GIF更受欢迎。

阅读处于什么位置?在前互联网时代和古典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占据多大比例?我想,除去报章和杂志,可能不剩多少。图书销量就在那个地方,说起来反而是现在图书的销售量还要更高一些。那么,当网络世界取代现实世界,成为人们耗费时间最多的地方,计算一下其中的投射关系,在网上阅读的人也应该不多才对。这样说起来,在BBS时代,在Blog时代,那么大比例的人去写作和阅读,反而是偏离了正常范围。

但我猜想,网上阅读的人群的绝对数量应该是在提升的。因为移动互联网把原先吃完饭看电视的人,把本该做饭却在等外卖的人都拉到了网上。总有一部分人是溢出的,总有一部分人是游戏、视频、社交网络所无法全部吸纳的。他们被骗来阅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因为这样那样的互联网产品功能,所以人数应该比以前有所提升才对。

问题是,他们被什么产品或者平台承接?我所知道的阅读平台,无论是严肃的还是通俗的,好像都陷入了流量停滞,都陷入了付费率下降。对于流量洼地或者红利枯竭一类的话题,我不感兴趣。因为从史前互联网开始,当时人们教导我的心态就是:这些事情和你无关,流量下跌说明用户对产品或者内容不感兴趣。为什么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需要什么新形态,这才构成一个问题。

设想这样一个人,他的儿童时代看的是带插图的童书,少年时代看的是课本,业余时间玩游戏刷手机看动漫,几乎生下来就和移动端生活在一起。那么,成人之后他的阅读习惯是什么呢?他的阅读趣味又是什么呢?他的讨论习惯又是怎样的呢?


我现在没有答案,也没发现端倪。之前我一度觉得双向链接这种形态可能是未来,但现在也不确定了,因为太麻烦,也太不够直观。之前我还一度认为视频的单位时间信息密度不够,但现在看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伴随性阅读逐渐变得多了起来。包括出现得最早的播客,目前也在悄然复兴。阅读是不是还得用眼睛,在今天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总之,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它又不适合放在社交媒体上加以讨论,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也不适合放在公众号上加以发布,因为它全然是一种个人的自我对话。所以,开设一个Blog记录下来。如果引擎还在运转,人类还没有被App圈禁殆尽,那么或许会有远方来的答案。即便没有也没关系,就当之一头电子毛驴偶然间的梦境吧。

My 2024 Book of the Year

  I've seen it said that Booker Prize winners are more enjoyable reads than Nobel Prize laureates, and I couldn't agree more. Orbita...